专业学位

当前位置: 首页>>学位点建设>>专业学位>>正文
材料与化工(0856)
2020年10月05日 16:44

一、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人格;掌握材料与化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材料与化工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材料与化工相关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

东北是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对材料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需求较大。材料工程是装备制造的基础,是研究金属材料、高分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各类新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和加工的高新技术专业。目前新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锦州市提出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积极推动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的发展,要全力打造氟化工、PTA-PET差别化纤维与碳四芳构等产业链,建设以化工新材料、油品添加剂为主导产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化学工程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生源与就业都具有良好的前景。

三、师资力量

学位授权点从相关学院抽调具有科研能力强和企业工作或合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指导老师,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名。现有辽宁省高校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特聘教授1名、辽宁省优秀人才1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从企业外聘24名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这些兼职教师长期扎根一线生产与科研,均具有具有丰富的企业生产和技术攻关等实践经验。

四、人才培养

釆取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打造结构合理、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重的教学与科研指导团队。校内导师侧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理论基础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等。校外导师侧重工程应用及工程问题的提炼、增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开发与革新能力。教学过程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案例教学与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入业界,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将业界的问题、矛盾、前沿探索转化为科研课题。

五、科研和实践平台

近五年,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各类重点科学计划项目32余项,横向课题19项。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EI收录论文13篇,核心期刊论文30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锦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锦州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现有实验室面积8000m2,实验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拥有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材料学院现有辽宁省汽车新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汽车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汽车材料轻量化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等多个教学与科研平台。

与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锦州万得集团、辽宁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锦州北控水务有限公司和锦州金业化冶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材料与化工相关领域内,形成了“纳米催化与能源化学”、“石油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模拟计算”、“水污染控制技术”等科研团队与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学校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化工工艺实训中心、化工模拟仿真实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并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构成了坚实的研究生培养基础。

六、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授权点把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贯穿整个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过程。在材料与化工工程教育领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推动学生“完整人格”的实现。在学习、科研和工程训练实践中,引领研究生将社会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和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与习惯,促进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

七、质量保障

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归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统一管理,即研究生院集中负责全校所有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二级学院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专门负责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等日常工作,与研究生院相配合,保障教学秩序。学位授权点从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学术交流、学风教育和论文质量等各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也对指导教师制定了遴选和考核办法,这些措施有力保障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