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

当前位置: 首页>>学位点建设>>专业学位>>正文
能源动力(0858)
2020年10月05日 16:50

根据我校学科分布、师资队伍以及未来的学科发展规划,能源动力专业学位领域计划设置电气工程1个研究方向。

1、办学定位

以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辽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拓宽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深度,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培养的同时,继续加大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力度,努力成为培养能源动力领域中电气工程方向技术创新人才的战略基地。

2、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源动力领域中电气工程方向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方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具有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的能力。

3、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

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指出:“东北地区电力行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与企业需求非常不适应,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素质人才资源仅占11%,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辽委发[2016]17号文件《加快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稳步做好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国家能源局和国网公司研究建设电力外送通道,从供需两侧推动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目前辽宁省该领域人才缺乏,为满足振兴东北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电气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社会与区域发展对能源动力领域中电气工程方向的人才需求仍会强劲。

4、师资力量

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各类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目前,正在积极提升教师的能力,并加强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的整合与建设;同时我校正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未来5年内引进电气工程专业类博士5人以上。

5、人才培养

继续“学、用、研三位一体”的三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探索并创新本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培养为核心的目标。加强招生宣传,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报考本领域的专业硕士,并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完成招生;结合行业需求,重新组织校内、外专家制定培养方案,继续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坚持在读期间必须完成至少半年企业实践的培养要求,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导师遴选与考核制度,并根据导师成果分配招生名额,继续秉承优秀导师多培养的原则;课程设置突出基础理论+实际应用的特点,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紧密结合工程实践和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拓展研究生的技术视野,开设工程领域前沿的讲座和行业发展方面课程,培养研究生了解、掌握、探索技术前沿的能力;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6、科研和实践平台

现有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500余平方米;2016获批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辽宁工业大学——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研究生”;2017年,“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训基地”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重点建设单位);2017年,“辽宁工业大学——许继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获批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电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电气工程综合实验中学”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以本学科为主要支撑学科之一,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获批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实验室获批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并与许昌许继集团联合共建了微电网光伏实验室。今后继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大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基地的质量和数量,为新领域内研究生培养创造良好的科研与实践平台。

7、思想政治和社会责任教育

在培养方案学位课中设置自然辩证法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两门课程,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研究生的爱党爱国及道德教育,使其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责任感强的有用之才。

8、质量保障

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质量监控,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建立健全了培养、管理、奖助学金体系和分流淘汰机制,今后将继续严格执行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审查、论文答辩、分委员会审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论文抽查等环节,严格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执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